精选小学体育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学习站立起跑和加速跑的方法,培养快速跑的能力。

  2。说出简单的全身动作术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

  1。直接导入

  1。体育委员们集合队伍,报告人数,并向老师和同学们问好。

  2。通报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注意事项。

  3。安排学员并检查他们的着装。

  2。热身活动

  1。老师带头,学生跟随,复习小学广播练习

  2。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跑道。

  3。站立起步和加速

  1。老师讲解并请同学示范动作方法:以自然站立的姿势开始,强腿(单脚跳跃时常落地支撑的腿,通常是左腿)在前,双脚前后打开,自然放松:“准备”时,重心前移,前腿放于对侧手臂前面,专心聆听信号:“跑”时,向后爬快速,保持上半身大幅度前倾,迅速增加步频,等待速度逐渐将上半身抬高至直立位置或稍微前倾,逐渐增加步幅。

  2。练习步骤:

   (1) 同学们分组站在起跑线后面,等待密码:

   (2) 站立启动,命令“准备————运行”:

   (3)开始后,在老师的节奏和节奏指挥下逐渐加快:

   (4)快速启动然后加速2~~~3轮

  4。游戏:听术语并做动作

  1。召集团队并讲解和演示如何玩游戏(略)

  2。老师解释全身运动术语,其余小组练习。

  5。放松身心

  1。放松游戏:听名字、指五官(简单解释)

  2。老师总结教训,表扬好人好事。下课了。

精选小学体育教案模板2

  教材

   1.跳绳:短绳跳绳(考核)

  2。可选项目:排球或篮球

  任何任务

  1。通过短绳跳绳的考核,可以检验学生的跳绳能力,掌握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

  内容

  1。课堂日常

  2。准备部分

  1、排队、慢跑

  2,徒手练习和伸展运动

  3.专门练习

  1。体委组织队伍

  2。老师宣布了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

  3。老师的命令,密码

  4。组织:四横线

  1。同学们听从指挥,排队

  2。学生听讲并练习模仿

  基础部分

   1.跳绳:短绳

  (评价)

  2。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练习项目(排球或篮球)

   1.组织:分为四组分别考核

  教学:

  1。考核方式、注意事项及要求公告

  2。分组评估

  3。根据学生兴趣安排其他练习

   2. 组织:自由组成小组进行锻炼或比赛

  教学:

  1。老师布置设备并观察

  2。队长负责

  1。练习:

  1。做好充分准备

  2、学生练习

  3。考核开始

  *、要求:服从指挥、遵守规则

   2.练习:在球场上单独活动

  *、要求:服从班组长的领导,自觉遵守纪律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了

  1。教师组织领导

  2。指出本课的优缺点

  3。组织:四横线

  1。学生模仿

  2。学生边听边提问

精选小学体育教案模板3

  学习阶段:3级

  学习目标:学会在游戏活动中快速上手,知道哪些游戏可以练习敏捷性,从而掌握一些健身技巧。

  学习内容:快速入门

  学习步骤:

  1。游戏既刺激又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

  1。定期组织学生培训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做好裁判工作。

  3。提出要求并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组成小组,核对参加人数。

  2。听从指挥,进行队列练习,使自己精神抖擞,动作到位。

  3。分组玩贴芝麻糕的游戏。

  4。两人一组,进行自己的徒手练习,充分活动所有关节。

  组织方式:四排,分组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积极参与并快速开始

  教师活动: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分析快速启动的要素。

  3。讲解黄河、长江比赛的方法和规则,并为学生组织比赛。

  4。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适应黄河、长江比赛规则开展活动。

  5。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

  1。了解要求后,看着老师手中的信号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启动和停止。

  2。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表现快速起停的要素。

  3。认真了解黄河、长江比赛的方法和要求,积极参与比赛体验开始后的快跑。

  4。大胆改编黄河长江玩法,增加游戏难度,体验不同姿势的快速上手。

  5。积极表达您的学习成果并听音乐以获得灵活性和放松。

  组织:分组练习

  场地设备:游乐场、乒乓球板等

精选小学体育教案模板4

  教材解析

  单杠是体育教学和体操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练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近年来一些体育教师回避教授这项运动。但它对学生身心的锻炼价值是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

  1。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腰、腹、背肌群的力量;增强腕、肘、肩、髋韧带的灵活性和灵活性

  2。提高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对学生平衡能力、支持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学术分析

  所教的学生都是六年级男生,身体素质良好。通过前三堂课的练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学员第一堂课练习后就可以基本完成动作。但有的同学上肢和腰腹力量较弱,体重较重,完成动作非常困难

  教学目标

  1。学生可以说出动作的名称和练习方法。通过练习,70%以上的学员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完成动作。

  2。发展上肢、腰、腹、背的肌肉力量以及肩、腕等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时间、空间位置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3。提高学生体操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韧果断的精神。

  通过练习中的保护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教学要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之一:

  用力顺序:推、摆、拉、倾斜、举、支撑

  两个教学难点:

  挥杆后重心接近单杠

  教学过程

  1。开头(省略)

  2。准备部分

  1。慢跑2.徒手练习(以上肢为主)

  3。基本部件:

  1。单杠:离地、翻身形成支撑(1)老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并保证

  如何保护和帮助

  ?示范与讲解

  集体示范与小组示范讲解相结合 注:示范讲解时学生站在单杠末端

  双方观察动作。语言细化保护和讲解时的帮助:

  1。练习者身体左侧站在杠前,右手支撑肩膀,左手支撑臀部,帮助身体翻身。翻身到杠铃时,换手,右手支撑腿部,左手支撑上臂

  2。杆面加装海绵防护罩,消除学生练习时的恐惧

  注1)施助者在帮助施助者时,一定要把握好力度和时机。组长负责。 (2)练习者走到杠铃前,保持杠铃不动2秒,然后放下杠铃。团体练习: A.将脚放在杠前的跳箱盖上,用力向后上方摆动双腿并翻身支撑(2-3次) B.在保护和帮助下,做完整动作( 2-3次))

  注意:先统一内容练习,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练习

  (3)小组讨论并及时总结动作掌握情况,

  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请同学帮忙演示,

  再次说明行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IV 2.腹肌练习结束(略)

  注意:总结时多表扬,少批评;课后安排

  做作业,加强上肢及腰腹力量练习

  1。收腹抬腿2.仰卧起坐

精选小学体育教案模板5

  一年级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宗旨:《大纲》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通过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体育和保健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全员健康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一年级教学目标:

  (1)了解参加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和保护健康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动作、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教学套路:

  体育教学要以增强体质为基础,加强课堂“三基”教学,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自觉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老师们:

  认真备课,认真写教案。如果你不备课,没有教案就不能上课。

  认真学习贯彻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目的和任务,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若干教学原则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安排场地、设备、教学工具。教师不得缺席上课。教师因缺课无法上课的,必须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并妥善安排。

  2。在教学中,要加强和注重“三基教学”,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教学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运动的密度、密度和量。

  4。教师要注重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风认真自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课前三分钟更衣。在上课地点等候上课。

  5。认真做好学生学期、学年身体表现的考核和评价,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储存,并定期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锻炼,使他们真正发挥好教师助手的作用。

  7。教学中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严格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必须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

   2. 学生:

  1。学习目的明确,体育课要积极自觉地上。认真听讲,积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时,着装轻便、整洁。穿轻便的运动鞋上课。请勿携带笔、刀等,提前听从老师的指挥,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排队时要快、安静、均匀。

  3。不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课堂上严格执行老师的要求,未经允许不移动设备和教具。我们要严格执行老师规定的防护措施。

  5。运动器材必须爱护,所有运动器材和用品不得故意损坏。所有设备必须在课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归还。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本解析

  一年级体育基础知识共三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每本教材的意义和应掌握的要点。

  1。认真对待体育课

  刚入学的孩子对于体育课是什么样的作业,如何做好,还不够清楚。所以,要用形象、生动的方法,比如让他们观摩高年级的体育课,或者这堂课。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活动(如排队、分组等)可以让他们对体育课的意义、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和简单的常规要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而我们知道,“在体育课上,你是否主动学习和锻炼”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之一,从而强化学生认真对待体育课的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上好课打下初步的基础。本课程内容可在学年之初的第一堂入门课中进行;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两个学期要在上学期、学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果,提出要求完善。

  2。坐、站、走的正确身体姿势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身体姿势,包括坐姿、站姿、行走姿势,是《课程标准》现阶段明确提出的重点目标之一。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为此,将“坐、站、走的正确身体姿势”定为体育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并作为一年级体育课成绩考核内容之一,以强化学生的体质。 ' 的意识和对自己身体良好姿势的认识。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和错误姿势的区别”,而且“讲述正确和错误姿势的感受”。因此,这样的目标只有学生认真实践、认真体验才能实现。这个

  此外,教学不仅要注重室内外结合,还要延伸到课外活动和生活,比如写字、散步、看电视等。要求学生“坐正”“站正”“走正”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3。学习测量身高和体重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从小学开始要“定期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变化”。这实际上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创作简单的身体发育成长材料,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关注身体和健康”。为此,在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成绩手册中设立了《身高体重测量记录表》和《测量标准评价表》。为了加强学生对测量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自身身体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认真上体育课和锻炼的热情,《你能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吗》也被列入二年级体育课考核内容是学习成绩。本学习内容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即使测量设备符合规格、数量充足,也会遇到很多认知和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实施。而且,时间的安排、器材的筹措和调配等都应成为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制度内容。这项身体测量工作可由一年级师生在体育老师、班主任或卫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二年级由学生逐步独立完成(学生互相衡量)。

  (2) 基本活动

  根据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基本活动。包括自然走、跑、跳、投、爬、滚、简单体操动作、韵律活动和简单舞蹈等的总称。这些活动是一些最简单、最实用的活动。没有典型的技术项目。这部分教学内容不按年级划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两个年级;各种教材的教学不受课时限制,课时比例可自行安排。基础活动的教学,以实现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最有活力的载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充分的运动和心理体验,感受活动的乐趣;学习各种基本活动的动作方法和简单的运动技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发展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体育第二册教案

  1。教材解析

  一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根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一级”目标的规定以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选择水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按照《课程标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一级”的活动和内容目标要求,练习形成的队形,将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滚、滚、爬、爬、韵律活动和简单舞蹈等统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生活中需要的一些最简单的基本体育活动和实用技能,并没有什么典型的运动项目。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在体育活动中,伴随着各体育团体丰富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兴趣,体会到自信和健全的人格心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遵守纪律、勇敢坚韧、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小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对基本体育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基础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巧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相对简单动作的教学复杂化,不宜将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应用到基础活动的教学中。

   2. 教学总体目标

  了解更多关于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了解一些保护健康的简单技巧